台大癌醫創院首例跨國非親屬骨髓移植

70歲港人落淚感謝台灣

2020/10/07 資料來源:蘋果新聞網

台大癌醫完成創院首例跨國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,患者曾先生(左)落淚感謝該院救了他一命。沈能元攝 /圖片來源 : 蘋果新聞網

長居香港的70歲曾先生於去(2019)年被診斷出罹患白血病,原計畫於今年3月來台就醫,但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,直到7月才抵達我國,並於8月順利完成非親屬骨髓幹細胞移植,在今落淚說:「感激台大救了我一命。」而收治他的台大癌醫則表示,曾先生為該院首例跨國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,在跨國醫療不易的當下更顯珍貴。

台大癌醫血液腫瘤部病房主任柯博升說,曾先生血癌病情已進展到需立即移植,但據病患陳述,香港移植床位不足,所以被告知超過60歲的病患需到國外進行移植,以往新加坡是選項之一,但台灣在近期公布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照顧醫療評比分數高,因此曾先生經香港醫院推薦到台大癌醫治療。

柯博升指出,根據2018年頂尖醫學期刊《刺胳針》(Lancet)報導,台灣被比爾蓋茲基金會以患者存活率、就醫便利性等多個醫療指標,在195個國家中評為世界第一、也是唯一一個滿分國家,而台灣骨髓移植全自費費用,也只有新加坡約新台幣600萬元的3成,逐漸成為香港和其他亞洲國家血癌治療和骨髓幹細胞移植的新選擇。

收治病例的台大癌醫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劉家豪說,曾先生去年被診斷出慢性單核球增多骨髓性白血病,並合併急性血癌轉變,必須採骨髓移植治療;到台大癌醫後,除順利在慈濟骨髓庫找到配對全合的捐贈者,也在 8 月完成骨髓移植及順利出院。

劉家豪指出,台灣過去30多年做了7千多例骨髓移植手術,台大佔42%,其中非親屬幹細胞移植5年存活率達6成,且為治療高齡白血病患者採用減低劑量的輕移植,目前台大已完成超過數十例逾70歲病患,移植死亡率低。

這次曾先生來台就醫,採最高檢疫標準,除要求入境前須提出72小時前核酸檢測(PCR)陰性報告,入境後也要經3周居家檢疫加自主管理,再進行PCR二度採檢陰性,才可全自費入住台大癌醫,他在今落淚表示,感激台大癌醫救了他一命,讓他重生。根據台大癌醫資料,曾先生此次醫療自費約新台幣200萬元。

台大癌醫院長楊志新說,該院骨髓移植室已開立8床,預計開至30床,將成為亞洲骨髓移植重鎮,更與台大總院互相支援,目前肺癌、乳癌、血癌、泌尿癌、肝癌等團隊皆已進駐,而「台成細胞治療中心」也正進行血癌 CAR-T 免疫恩慈療法,期待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希望,共同守護國人健康。(沈能元╱台北報導)